西乡塘区教育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西乡塘区教育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于 2025-08-28

招标详情

西乡塘区教育局
联系人联系人2个

立即查看

可引荐人脉可引荐人脉582人

立即引荐

历史招中标信息历史招中标信息9条

立即监控

****点击查看关于2024****点击查看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4年,**市****点击查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点击查看政府建设目标,扎实推进教育系统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为**塘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学”育素养,厚植法治理念

一是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局工作首要任务。利用党组(扩大)会议、行政会、中心组理论学习及“三会一课”等多元化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本年度,累计开展各类学习活动50余次。

二是组织教育系统全****点击查看中学习、专题研讨和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作的论述,确保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走深走实。2024年,****点击查看中学习393次,专题研讨131场,覆盖教育行政人员、学校领导和教师等11180余人次,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二)“强”化引领,夯实制度根基

一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书记、局长亲自主持局领导班子会议,专题研讨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定期听取汇报,并将个人履行法治建设首要责任情况纳入年终述职,严格执行法治建设报告制度,为全系统树立典范,推动法治建设工作在教育系统高效开展。

二是将法治建设融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全年法治工作方向和重点,****点击查看学校、幼儿园有序开展法治建设,形成全系统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点击查看学校、幼儿园成立校长(书记)****点击查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精心制定本校(园)法治建设工作计划和制度,聚焦实际问题,确保法治建设在基层深入实施,****点击查看学校治理法治化水平。

(三)“督”促规范,织密权力之网

一是政务信息的及时公开至关重要。我们高度重视政务诚信的构建,并致力于提高政务公开的信息化和集中化水平。严格遵守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决定公开的时效性要求,确保行政许可决定在作出后的7个工作日内、其他行政执法类别在20个工****点击查看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并同时提供相关决定文书。截至12月底,已累计公开行政许可2524项,行政处罚数量为零,这有效地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并提升了政务的透明度。

二是积极主动地接受社会监督。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平台、**信访以及电话、电子邮箱等多种渠道广泛征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的问题,确保信访办结率达到100%,有效地解决了社会矛盾,保障了教育系统的稳定与和谐。同时,****点击查看人大****点击查看政协民主监督。在2024年,****点击查看人大****点击查看政协委员提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教育局的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了100%。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教育系统对民意的尊重以及其承担的责任。

****点击查看学校建设成效显著。通过12个纪检监察责任片区的深入指导和督促,我们实现了责任的层层压实,特别关注了“关键少数”和关键项目。我们组织并开展了针对招生入学、设备采购、基建项目、饭堂食材采购、教辅教材征订、职称评定等关键领域的廉政风险排查和治理工作。此外,我们还举办了约300多场师德教育“廉洁从教四个一”活动,签订了9200多份廉洁从教承诺书,****点击查看学校建设示范校。我们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原则,全面推进,为**塘教育的发展营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点击查看机关依法进行监督工作。在本年度内,我局没有涉及任何出庭应诉、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案件,****点击查看人民法院****点击查看检察院的任何司法建议。

(四)“服”务为民,诠释法治初心

一是落实“放管服”改革。在教育行政审批改革、教育信息公开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完成了年度工作要点中涉及教育系统的各项任务,优化了1项教育行政审批流程,提高了审批效率。

****点击查看学校改造升级。实施教育专项工程项目91个,计划总投资58815万元,截至12月底,已完工58个,正在施工21个,开展前期工作12个。完成****点击查看幼儿园2所,新增学位810个,有5所幼儿****点击查看幼儿园复评。

****点击查看学校建设。加快推进在建项目2个,****点击查看学校2个,计划总投资2.22亿元。

四是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投入1006****点击查看小学、幼儿园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投入418万元实施全面改薄项目。全面做好教育城域网升级改造工作。2024年,**荣获**市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研训赛”活动优秀组织奖、****点击查看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奖及**市“书香校园﹒阅读圆梦”评审活动优秀组织奖。

五是落实乡村教育保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有效衔接,持续保持失学辍学常态“**零”。发放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项目资金874.6375万元,受助学生1.9583人次;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受益学生约2.2万人。

(五)“执”守公正,彰显执法效能

一是教育收费监管严格。为维护教育公平与秩序,****点击查看学校、幼儿园2024年春季、秋季学期教育收费检查以及自查自纠和重点抽查工作,坚决杜绝教育乱收费行为,确保教育**的合理分配与利用,切实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

二是强化行政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力度,继续强化事中事后监督。截至12月底,我局组织行政检查7次2024年春季、秋季学期教育收费检查各1次,2023至2024****点击查看学校年度检查1次、2024年春季学期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1次。

三是完善细化了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公示制度和重大事项法制审核制度,制定了操作细则,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及细则严格落实到位,确保执法人员规范执法。2024年,我局全年共处理行政许可2524项,均为教师资格认定。此外,还开展了常规督导12次,教辅材料违规收费督导2次,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校园欺凌专项督导各2次,乡村学校专项调研1次,**青****点击查看学校责任督学进校摸排1次,校园餐专项督导12次,以及校车安全检查4次。我们联合科技、文旅、**、消防、市场等部门,共同开展了18次校外教育培训专项治理行动,排查校外培训机构300余家,查处乱收费行为2起,并成功清退违规金额3.15万元。食品安全检查6次(含双随机联合检查),下达安全整改通知书57份,督促整改各类安全隐患98条(处)。

(六)积极开展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

一是全面组织第九届**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点击查看小学生积极参加2024年**“宪法小卫士”考试,各学校把宪法学习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度重视、提前部署,通过集体组织和自主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宪法学习,推动了学习活动全覆盖、见实效,2024****点击查看小学生参与宪法小卫士学习共计105613人。二是推荐选手参赛。在“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我们推荐了5名优秀选手参加各类宪法相关比赛,****点击查看小学六年级的何永之参加市级演讲比赛,李沐子、陈思羽、邱涛源参加全区学生演讲比赛的网络海选初赛,以及张芸恺参加**市2024年市级素养竞赛决赛。同时,我们还上报了29篇宪法小故事作品,参与**市及自治区级的评比。

三、存在问题

(一)需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法治化程度,当前行政执法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期望,存在差距。

****点击查看执法队伍在人员配置、专业能力、执法设备等方面存在短板,未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执法力量有待加强。

四、2025年工作思路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025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持续****点击查看政府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加强法治意识培养,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创新宣传与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和观念得到切实增强。持续加强干部职工的法治培训,采取专题培训班、法治讲座、案例研讨等多元化形式,着力提升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点击查看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加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配备力度,扩充执法队伍规模,优化队伍结构,以保障执法活动高效顺畅进行。强化对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定期安排他们参与法律法规、执法程序、执法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学习,以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执法能力。此外,完善执法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将执法表现与绩效奖励、职务晋升等挂钩,以充分激发执法人员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三)完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点击查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点击查看学校在法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加强与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形成教育合力。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依托新媒体平台,融合线上线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如法治教育微视频、动漫、互动小游戏等,以趣味性和吸引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成效。

(四)加强教育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教育系统稳定

优化教育领域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定期开展排查,及时识别并掌握影响教育系统稳定的矛盾纠纷隐患,确保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加强对招生考试、教师待遇、校园安全等关键领域和人群的监控管理,迅速处理师生及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避免矛盾升级。充分利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手段,探索多元化解途径,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化解教育领域矛盾纠纷,保障教育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025年1月10日